特點:
手動上下取片
自動滴膠、甩膠、勻膠
供膠系統(tǒng)
排風系統(tǒng)
可配EBR&BSR功能
適用用圓片尺寸: 2”、3”、4”;以及5x5,10x10,25x25方片
工藝工步:放置圓片(可輔助定中心) 啟動 防濺罩到上位 真空吸片 防塵帽閉合 電機啟動 吹氮氣 低速滴膠 加速、高速勻膠 上刮邊 下刮邊
電機停止 防塵帽開啟 防濺帽到下位 去真空、卸片(工藝結(jié)束)以上各工步流程為自動執(zhí)行,其中防塵帽、防濺帽、真空具有手動功能;
主軸徑向跳動≤0.02mm,軸向竄動≤0.04mm;
主軸轉(zhuǎn)速:200~7000轉(zhuǎn)/分,誤差±20轉(zhuǎn)/分,連續(xù)可調(diào);
主軸加速度(空載):0~3×103rad/秒2,連續(xù)可調(diào);
工藝工步時間:0~999.9秒,設(shè)定增量±0.1秒;
滴膠量和速度可調(diào)
在半導體產(chǎn)業(yè)中,制造工程被稱為工藝(Process),理由是什么?與其說加工尺寸微小(目前是nm制程),不如說制造過程無法用肉眼看到所致。例如像電視機和汽車這樣的組裝工程,因為是肉眼可見的,所以不能把制造工程稱為工藝。此外,半導體產(chǎn)品還有一個特點,即不是一個一個生產(chǎn),而是批量生產(chǎn),之后進行分割。因此,在半導體中,可能比較適合使用具有相對抽象含義的術(shù)語“工藝”(Process)。
半導體工藝包含前段制程和后段制程。這里的前段制程主要是對硅晶圓進行加工,所以也被稱為晶圓工藝(Wafer Process)。主要的6個工藝會反復多次進行,可稱之為“循環(huán)型工藝”?;瘜W工業(yè)也常被稱為“工藝產(chǎn)業(yè)”,也是因為化學產(chǎn)品要經(jīng)過熱分解、聚合、蒸餾等工藝,故而得名。而且同樣也是先大量生產(chǎn),之后進行分裝。與此相對應,后段制程包括封裝工序,因此稱之為從上游到下游的“Flow型工藝”。
前段制程可以進一步分類為前端(Front-End)和后端(Back-End)。前者主要是形成晶體管等元件,而后者主要是形成布線。而且加工尺寸非常小,只有幾十nm(納米),因此,硅晶圓的潔凈度要求變得更加嚴格,而且對生產(chǎn)設(shè)備和晶圓廠(fab)的潔凈度也有很高的要求,生產(chǎn)設(shè)備的價格也會更加昂貴,晶圓廠建設(shè)的投資額也會更加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