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康復中心污水處理設備
公司日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5-10臺,隨時需要、隨時發(fā)貨,氣浮機3-5臺、備貨充足,二氧化氯發(fā)生器50-100臺、現貨供應。
公司在處理生活污水、醫(yī)療污水、洗滌污水、屠宰污水、餐飲污水、噴涂污水、塑料清洗污水等全國都有案例可考察。
高鹽廢水如何處理,首先我們對其不同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1、在鹽度小于2g/L條件下,可能通過馴化處理含鹽污水。但是馴化鹽度濃度必須逐漸提高,分階段的將系統(tǒng)馴化到要求鹽度水平。突然高鹽環(huán)境會造成馴化的失敗和啟動的延遲。
2、稀釋進水鹽度。既然高鹽成為微生物的抑制和毒害劑,那么將進水進行稀釋,使鹽度低于毒域值,生物處理就不會收到抑制。這種方法簡單,易于操作和管理;其缺點就是增加處理規(guī)模,增加基建投資,增加運行費用,浪費水資源。
3、在鹽度大于2g/L時,蒸發(fā)濃縮除鹽是也是zui有效的可行辦法。其它的方法如培養(yǎng)含鹽菌等的方法都存在工業(yè)實踐難以運行的問題。
高鹽廢水如何處理能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需要對其處理的生物流程有一個詳細的認識和理解:
(1)調節(jié)池。含鹽廢水調節(jié)池考慮的主要因素是廢水鹽濃度的變化,除生產波動周期、沖擊因素外,應重點考慮水中鹽濃度的變化和如何進行調整,如低含鹽水量的減少或過高含鹽來水的沖擊。
(2)曝氣池。根據廢水中含鹽類型不同,曝氣池選擇也應有所不同。生物處理含CaCL2較高的廢水,應采用傳統(tǒng)曝氣方式。鈣離子能增加活性污泥的絮體強度,高CaCL2可使污泥中灰分達到40%~50%,污泥密度增加,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可在5000mg/L以上。因此,應采用提升力較大的傳統(tǒng)曝氣、深井曝氣、流化床曝氣等曝氣方法。曝氣也應選用氣泡較大、提升力較強的散流曝氣器等曝氣方式。不可采用氣泡較小的微孔曝氣器和可變孔曝氣器,防止曝氣孔被無機鹽堵塞,不利于曝氣池的攪動。在水量小于1000m3條件下也可以采用射流曝氣,射流曝氣氧的傳遞效率高,而且不易堵塞曝氣設備。曝氣強度也應大于普通生物處理,在10m3/(m2?h)左右,或用中心管來增加提升和攪拌能力。高含鹽情況下氧的傳遞速度增加對高污泥濃度有利,只要菌膠團不解體,既使產生絲狀菌,污泥也不會上浮流失。含磷營養(yǎng)鹽應注意投加位置,以免產生的磷酸鈣鹽沉淀不僅影響使用效果,而且產生結垢易堵塞管線。
在用SBR工藝處理高鹽廢水時,由于SBR是瀑氣,沉淀一體,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沉淀時間,尤其是在處理含高濃度的鈉鹽的廢水,含鈉鹽的廢水沉淀效果差,故沉淀時間應該相應延長,再就是在為了減少潷水器對沉淀的污泥的干擾,潷水的深度也應該相應減小。在處理鹽度波動較大的廢水的時候,仍然需要設置調節(jié)池。
新建康復中心污水處理設備生物膜工藝是處理高鹽度廢水的理想工藝,如瀑氣生物濾池工藝,接觸氧化工藝曝氣等,在處理鈣鹽含量高的廢水時,要注意填料或者濾料的選擇,在瀑氣生物濾池中要設計較大的反沖洗強度和時間。接觸氧化池的填料也宜采用空隙率較高的類型,填料的安裝要考慮到易于拆卸和沖洗,防止廢水處理過程中形成的碳酸鈣堵塞填料。含NaCl較高的廢水生物處理時,污泥灰分含量低于含CaCL2廢水,而含鹽廢水密度大,在污泥膨脹或曝氣池受到沖擊污泥解體時,菌膠團比含CaCL2廢水容易上浮流失,因此含NaCl較高的廢水生物處理采用生物膜法。市場機遇主要是以管網檢測、漏損修復、運營、普查為核心的環(huán)境服務
在2019中國城市水環(huán)境與水生態(tài)發(fā)展大會上,有專家指出,根據幾大設計院從北方到南方的管道造價統(tǒng)計,北京造價平均700萬元/平方公里,南方是1300萬元/平方公里。有的城市做了2000多公里管道,混錯接管網的排摸,花費了5億元,每公里費用24萬元,排摸費用耗資巨大。
“未來8年-10年,管網建設僅靠政府的財力還遠遠不夠,只能充分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讓專業(yè)機構做專業(yè)的事情。我們認為管網的建設、修復、運行有上萬億元的市場,這會給這些企業(yè)帶來巨大的收益。企業(yè)和市場資本的介入,保證了管網建設、修復和運營的專業(yè)化,會從根本上改善我國河湖污染的現狀。”上述專家表示。
張翼飛認為,從地方上的項目看,管網建設無法收水費,而是一種沉淀性資產。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管網配套相應成熟,欠發(fā)達地區(qū)或者新型城鎮(zhèn)化的地方很多都在新建管網。“其實現在很多PPP(政企合作)項目都是在建設管網:有的將廠網通過BT(建設-移交)模式進行一體化打包,廠網費用分攤多年;有的地方用幾千噸的小型污水處理廠,帶動建設大范圍的管網,“小廠拉大車”,風險被轉移給水務企業(yè)。由于上述項目融資量大,邊界不閉合,企業(yè)風險比較大。比如FEPC(勘察-設計-施工)模式,未來60個月支付管網建設費用,按月計價。尤其在中小城市、新區(qū)改造中這種現象比較多。”
他表示,由于管網建設和運維資金需求巨大,預算有限,而且與政府的認知有關,不剛性,因此對環(huán)保企業(yè)來說,企業(yè)無法承擔政府的責任,其市場機遇主要是以管網檢測、漏損修復、運營、普查為核心的環(huán)境服務。
此外,還有一些市場需求也逐漸顯現。張翼飛告訴記者,比如目前在一些地方的污水經處理后回用給電廠,電廠很愿意負擔回用水管道的建設費用。
“實際上,對污水處理成本有較高的成本認知是好事。一些低價競爭的水務企業(yè),對高水質、規(guī)范處理比較抵觸。對于東部發(fā)達地區(qū)、中部缺水地區(qū),一個縣或者縣級市一年花費上億元污水處理費并不鮮見,能夠回用、綜合利用的空間巨大。”張翼飛說。MBBR工藝—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MBBR工藝即流動床生物膜處理技術。工藝采用特殊的生物載體,在曝氣或攪拌的作用下,使附著在載體上的微生物大量地生長繁殖,同時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