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企業(yè)動態(tài)】2016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無人駕駛爬上行業(yè)“風口”,各大車企和創(chuàng)投都將目光投向這一領域?;蛟S在不久的將來,無人駕駛將從科幻變?yōu)楝F(xiàn)實,真正實現(xiàn)全民普及。
3月,通用汽車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無人駕駛技術創(chuàng)業(yè)公司Cruise Automation,據(jù)知情人士透露,收購金額估計超過 10 億美元。交易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結束,被收購后 Cruise Automation 仍將保持獨立運作。
5月,豐田宣布對Uber進行戰(zhàn)略投資。不過Uber未披露豐田汽車的投資金額。根據(jù)雙方簽署的投資協(xié)議,豐田汽車將攜手Uber,向新Uber司機提供租賃方案。汽車買家可通過豐田金融服務集團租賃汽車,并通過為Uber代駕來支付車款。
8月,Uber花費6.8億美元收購了剛剛成立8個月的無人駕駛卡車創(chuàng)業(yè)公司Otto。業(yè)內人士表示,這將使Uber無人駕駛業(yè)務的發(fā)展更趨多元化,并有可能加強這一業(yè)務的盈利能力。
9月,福特汽車公司CEO菲爾茲表示,計劃2025年開始公開出售無人駕駛汽車,其目標是降低汽車售價,使無人駕駛汽車不再是品,而是普通消費者都有能力購買的產品。
隨著各巨頭的入局,無人駕駛市場成為群雄爭霸的新戰(zhàn)場。尤其是對于傳統(tǒng)車企而言,無人駕駛似乎成為了一張不可或缺的“入場券”。于是,汽車制造商更是加大投入,發(fā)力無人駕駛技術,以期爭得一席之地。近期,寶馬、本田又發(fā)起了對無人駕駛領域的新一輪沖擊。
前不久,寶馬在德國Unterschleissheim新開設一家研發(fā)中心。該中心將專注于研發(fā)車輛聯(lián)網與自動駕駛技術。完工時,員工總人數(shù)將達到2000人。除此之外,在寶馬今年提出的的iNext計劃中還包括諸如全息虛擬顯示屏這樣的創(chuàng)新技術,預計將在明年1月的CES展上發(fā)布,而其無人駕駛汽車將于明年開始在慕尼黑測試。
寶馬集團負責研發(fā)的董事會成員Klaus Fr hlich指出,純自動駕駛汽車對于德國汽車制造基地來說是一大機遇。在談到成立研發(fā)中心的目的時寶馬方面表示:“我們的目標已經非常明確:就是要成為自動駕駛領域的名。”未來,寶馬將著重發(fā)展自動駕駛、車載互聯(lián)、新能源汽車和共享出行。
無獨有偶,繼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與谷歌就無人駕駛達成戰(zhàn)略合作后,12月20日,本田汽車宣布正在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開展正式談判,討論在本田汽車上集成Waymo的自動駕駛技術。
日本汽車廠商本田宣布與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 Waymo 就無人駕駛技術方面的合作展開談判,如果雙方經談判后達成協(xié)議,本田將成為繼FCA之后谷歌無人駕駛技術的第二家車企客戶。
做為合作的部分內容,本田將為 Waymo 打造適用無人駕駛技術的汽車,配置相應的軟件和設備,同時本田在硅谷和日本總部的工程師,將與 Waymo 的團隊緊密合作,推動無人駕駛技術進入市場。有分析認為,本田與Waymo這份潛在協(xié)議,說明汽車制造商在面臨高昂的新技術開發(fā)成本時出現(xiàn)分裂,一部分還是自己開發(fā)技術如福特和通用,而另一些公司轉向與供應商合作分攤成本。
目前,Waymo公司還未就雙方合作事宜發(fā)表評論,但在業(yè)內看來,本田聯(lián)手Waymo雖然在“意料之外”,卻也是“情理之中”。
據(jù)了解,Waymo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采用的雷達、攝像頭和激光雷達傳感器技術,目前主要研究的是全自動駕駛的Level 4和Level 5級別。John Krafcik表示,Waymo對生產自動駕駛車輛并不感興趣,只是研發(fā)自動駕駛技術,新技術很有可能運用于汽車共享、交通、卡車、物流和私家車領域。這樣的理念幾乎與急于在自動駕駛領域尋求突破的本田“一拍即合”。可以預見,本田與谷歌的合作或將為無人駕駛技術創(chuàng)新帶來新突破。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lián)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