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電式和增程式混動,哪一種工況更符合中國市場的需求,此種爭議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存在。而2月17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專家媒體交流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對此做出了詳細的解釋。
歐陽明高表示,插電混動跟增程式電動在技術上都屬于同一種體系。增程電動就是一般情況下是純電動,虧電時由燃油發(fā)電機組發(fā)電增加里程。插電混動也是有電用電,虧電用油,也就是說在有電時兩者都是都是純電動車。
區(qū)別在于,進入虧電狀態(tài)運行時插電混動和增程電動不太一樣,增程式電動實際上是虧電之后就進入了串聯式混合動力的工作模式,發(fā)動機不能直接驅動車輪的,而是發(fā)電。
插電混動的運行是一種混聯模式,說既可以串聯,也可以并聯,也就是說發(fā)動機不僅可以發(fā)電,也可以與電機共同驅動車輛(并聯),甚至單獨驅動車輛。
如果虧電了,插電式車在城區(qū)就串聯,在高速公路很可能是并聯或者發(fā)動機直接驅動,因為高速公路串聯的經濟性不好,而串聯在城區(qū)的經濟性是不錯的,也就是說插電式混動的選擇性更強,對工況適應性更好,油耗降低的能力當然是更好。
同時對技術水平的要求更高,進入的門檻當然也更高。
比如說要有很好的發(fā)動機,專用的混合動力發(fā)動機采用可變行程,廢氣增壓等一系列新技術可以把有效熱效率提升到43%,整車油耗可以低于百公里4升。增程電動虧電時如果在高速公路行駛油耗就比較高了,差別就在這。
如果增程電動跑長途不多,偶爾幾次油耗再高也不是問題。很多消費者愿意選擇這種,市場是歡迎的。插電混動可能對于中級主流轎車,家里就一輛車、經常又要跑高速又要在城里的用戶來說更合適,他們對性價比、車型、對成本要求比較高。
因為一般來講,插電混動的純電續(xù)航里程低增程式電動低一點,增程式電動一般到200公里以上。不管120公里、還是200公里用的電池價格基本一樣,以前50公里的時候它要用高功率和能量兼顧型電池,那個電池價格一般比較高,因為電池用的太少滿足不了轎車加速時候的需求。
現在到120公里純電續(xù)航里程,功率已經可以滿足了,所以不需要用那些比較貴的高功率電池,這個時候相對來講電池裝得少,成本控制會好一些。
“兩者實際上差別已經不大,對于性價比車型,又想成本低、又想性能廣、又跑長途、又在城里,充電樁還不太方便,那(插電式混動)當然很好。經常在城區(qū)行駛又有充電樁,那(增程式)電動的優(yōu)勢是非常明顯的。
所以插電混動和增程式電動在技術本質上是一個體系,略有差別,對消費者而言這就是個人的選擇,兩者都有競爭力,服務不同的客戶群。你要說技術門檻肯定是插電混動要高,所以一般新造車勢力不會選擇插電混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