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制造網 本站原創(chuàng)】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汽車早已不是的應用領域。在空客、波音等傳統客機巨頭的推動下,無人駕駛客機這個新興領域正“揮動”翅膀,迎風翱翔。雖然發(fā)展過程中仍存在不少難題,但在這個技術大爆炸的時代,無人駕駛客機終將迎來嶄新局面。
無人駕駛客機迎來風口 技術爆炸時代不愁前路艱辛
空中客車防務及航天公司是空客旗下子公司,日前,該公司一款驗證無人機在南非成功進行了試飛。這款無人機屬于空客防務及航天公司正在開發(fā)的Sagitta項目。
據了解,Sagitta演示驗證無人機采用噴氣推進,在試飛過程中自主飛行約7分鐘。
空客防務及航天公司工程部負責人Grazia Vittadini表示:“通過Sagitta的試飛,我們證明了行業(yè)和學術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可以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成功。我們正在越來越多地將重點轉移到這些創(chuàng)新概念上,特別是對無人機的開發(fā),以便我們可以快速有效地開發(fā)不斷增長的市場。”
面對新興科技與市場的誘惑,空客早已“饑渴難耐”。
無人駕駛成風口 空客推動客機無人變革
近年來,無人駕駛領域發(fā)展持續(xù)加速,眾多傳統巨擘與科技新貴都先后投入這一“戰(zhàn)場”。并且,無人駕駛領域競爭不再局限于汽車行業(yè),船舶業(yè)也開始積極探索無人駕駛技術發(fā)展。
陸海兼有,天空自然也不肯甘于人后。
今年5月份,空客A3先進技術實驗室自動駕駛系統負責人雅恩·斯托謝克曾公開表示,空客已經啟動了代號為“Vahana”的項目,希望通過推動無人駕駛飛機的商用化,以解決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
當時,這一決定出乎了許多人的預料,因為在2015年時,空客發(fā)言人還明確表示,空客公司并沒有計劃開發(fā)無人駕駛客機。短短兩年后,空客就已經展開了詳細的發(fā)展計劃。
隨著空客宣布了無人駕駛發(fā)展戰(zhàn)略,其競爭對手波音公司隨后也表示將加速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fā)突破,爭取在2018年進行無人駕駛客機的測試工作。由此,客機正式加入了汽車、船舶組建的“無人駕駛聯盟”,陸??杖值苷骄埤R,向未來交通發(fā)起沖擊。
無人駕駛客機優(yōu)勢突出 商用化過程還有那些“障礙”?
空客與波音都已公布了頗為詳細的無人駕駛飛機發(fā)展計劃,未來數年內相關的測試也將全面展開。有了這兩大巨頭的“引路”,或有更多企業(yè)將加入到無人駕駛客機的發(fā)展中來,進而推動商用進程的不斷加速。
無人駕駛客機未來必定會拓展出多項細分領域,綜合優(yōu)勢優(yōu)勢明顯。不同類型的無人駕駛客機配合使用,既能夠降低飛行成本與人力成本,又能大幅提升航空安全和運行效率,并且還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但是同時,無人駕駛客機發(fā)展也面臨著許多難題。首先,如同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擔憂,公眾對于沒有飛行員的無人駕駛客機或將更加難以信任,想要獲得乘客的認可恐怕是大的困難之一;其次,若想要實際部署無人駕駛客機,各國還需要對現有法律體系進行調整、修改,以保障飛行秩序與安全,而這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再次,當前的人工智能技術與計算機能力還不足以實現別的無人駕駛,技術儲備與升級都需要循序漸進。
雖然前路艱辛 但無人駕駛客機的未來依然光明
無人駕駛客機發(fā)展肯定不能一蹴而就,就像無人駕駛汽車也正潛心前行。
雖然如此,無人駕駛作為人工智能領域潛力大、商用前景好、推動技術發(fā)展全面的主要產業(yè)之一,其廣袤的發(fā)展空間仍然值得大家期待與為之努力。有研究報告顯示,到2050年,無人駕駛汽車和移動共享出行的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7萬億美元。無人駕駛客機作為未來的主流交通方式之一,市場規(guī)模自然也足以引人遐想。
在當今這個技術大爆炸的時代,到2020年后,軟、硬件各方面技術有望得到飛躍性提升。到時候隨著無人駕駛技術在汽車行業(yè)得到進一步的應用驗證,將對無人駕駛客機的發(fā)展提供重要助力。因此,無人駕駛客機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或迎來嶄新局面,人類的飛行理念也將產生重大改變。當天時、地利、人和俱全,無人駕駛客機自然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