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底,美國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施以98.37%的反傾銷稅。5個月后,美方的新裁決讓我國的這一產品再遭劫難。美國*日前宣布初裁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征收從11.06%-12.97%不等的反補貼關稅。
美國、歐盟、阿根廷等經濟體頻頻的貿易調查,使得對外依存度高的我國無縫鋼管形勢嚴峻。2008年,我國無縫鋼管出口美國229萬噸,2009年這一數(shù)據驟降至40.64萬噸。此番美國“出手”,中國無縫鋼管出口美國被逼入絕境。
現(xiàn)狀:出口美國鋼管量已幾乎為零
美國*在一份聲明中說,2006年-2008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增加了131.52%,金額增至約3.82億美元。
去年10月,美國*應美國鋼鐵公司、V&MStar公司、TMKIPSCO公司以及美國鋼鐵工人聯(lián)合會的要求,就反補貼案立案。中國*官員當時曾表示,盲目指控自中國進口產品存在傾銷或者補貼,缺乏事實依據,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據悉,美國*將于今年5月對中國無縫鋼管做出終裁,美國貿易委員會將在6月份做出終裁。
北方一家從事無縫鋼管出口企業(y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事件基本上已經翻不過來了。對于企業(yè)下一步將如何應對,這位負責人則不愿多談。
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由于受到美國方面的壓力,2009年4月以來,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無縫鋼管量已幾乎為零,而在2008年的時候,無縫鋼管對美出口占比超過37%。
前景:國內企業(yè)面臨嚴峻考驗
從1996年起,中國一直是遭受貿易保護調查數(shù)目zui多的國家,鋼鐵及其制品是重點“照顧”對象,而管材又是遭受反傾銷調查zui多的品種。2009年,國外共有8起針對中國管材的貿易保護案件。
蘭格鋼鐵分析師王國清認為,美國對中國無縫鋼管反補貼調查的成立,將使中國不得不提高對美出口無縫鋼管的價格,以維護企業(yè)利潤,這樣將導致中國出口產品在美國市場沒有價格優(yōu)勢,勢必會降低中國出口美國無縫鋼管的數(shù)量。
近年來,由于我國鋼鐵業(yè)提倡提高鋼材產品的板管比例,板材和管材類產品產能迅速擴張,出現(xiàn)了結構性過剩。無縫鋼管對外依存度較高,一旦出口受阻,國內資源壓力就會加大,供需矛盾更加凸顯,管企在國內的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勢必會使一些企業(yè)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和考驗。
王國清指出,相比之前美國對石油管材調查涉案的32億美元金額,此次調查范圍內的無縫鋼管金額只有10多億美元,但是由于管材占中國鋼材出口的比例在走高,因此對企業(yè)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聯(lián)合金屬網分析師胡艷平指出,中國鋼鐵業(yè)之所以頻繁遭遇反傾銷調查,首先是因為鋼鐵業(yè)是支柱型產業(yè),是各國貿易保護的重點行業(yè),而中國鋼鐵業(yè)產量大、出口大、涉及金額大,因此一直是貿易摩擦多發(fā)行業(yè)。其次,我國鋼鐵產業(yè)集中度低,出口企業(yè)多而散,而且產品結構性過剩較為明顯,使得企業(yè)依賴和爭奪市場。
聲音:*:美國應檢討
對于美方此次的做法,我國*相關人士認為,“經濟危機以后,在各國經濟放緩、就業(yè)矛盾突出的特殊背景下,美國相關部門受到利益集團及相關利益方的壓力,不得不大量采取貿易救濟措施”。
數(shù)據顯示,2009年美國共對中國產品發(fā)起包括反補貼、反傾銷以及特殊保護在內的23起貿易救濟措施,案件數(shù)量增長53%,涉及中國出口規(guī)模約76億美元,金額增長8倍。“美國采取的大部分貿易救濟措施,看似是在WTO規(guī)則之下實行的公平之舉,但背后卻是貿易保護主義的興起。”*新聞發(fā)言人姚堅表示。
而中國產品之所以屢遭調查與裁決,與美方借此向人民幣匯率施加壓力也不無關系。
從全局來看中美經貿關系,到2009年底,美國已累計在中國設立企業(yè)將近6萬家,至今仍在運營的約有3萬家,涵蓋了29個制造業(yè)和100多個服務業(yè)投資領域。“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廉,因此美國采取投資、生產的模式,直接在華生產銷售的規(guī)模是美國產品出口到中國的兩倍。”姚堅認為,從這一角度看,中方在中美經貿中早已是逆差。
目前美國正在實施“出口新戰(zhàn)略”,表示要擴大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姚堅反問,如果每個國家都效仿美國的做法,那么哪里會有他們的市場?“美國應該檢討去年的做法,在今年防止濫用貿易保護措施,才能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
來源:慧聰泵閥網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towegas.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企業(yè)發(fā)布的公司新聞、技術文章、資料下載等內容,如涉及侵權、違規(guī)遭投訴的,一律由發(fā)布企業(yè)自行承擔責任,本網有權刪除內容并追溯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2025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機電產品交易會 暨先進制造業(yè)博覽會
展會城市:合肥市展會時間: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