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白石參、毒狗藥(《云南中醫(yī)驗方》),青陽參、地藕、小白蘞(《云南中草藥選》),鬧狗藥、牛尾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青羊參的根。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纏繞草本,長2~5米。根橫走,圓柱形,肥大,外皮黃褐色,內面白色,折斷有乳漿。莖纖細,圓柱形,綠色。單葉對生,三角狀卵圓形,長3~6厘米,寬2.5~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全緣;具長柄。傘形花序腋生;花小,黃綠色,5裂。蓇葖果呈二角狀,沿一側開裂。種子多數(shù),先瑞有白色長毛。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雜林或灌木叢中。分布湖南、廣西、貴州、云南、西藏。
【性狀】干燥根呈圓柱狀,徑約1.5~2厘米,表面黃色,多縱皺紋,且有縱走的凹陷及裂紋。斷面形成層不明顯,內部有黃色花紋。根莖疙瘩狀,長約2.5厘米,上有莖痕或殘莖。質硬而輕,不易折斷。氣略香。
【性味】
甘辛,溫。
①《云南中草藥選》:甘辛,溫。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甘,溫。
【功能主治】
補腎,鎮(zhèn)痙,祛風濕。治腰痛,頭暈,耳嗚,癲癇,風濕骨痛,蕁麻疹。
①《云南中醫(yī)驗方》:主治風濕,兼治白帶。
②《云南中草藥選》:解毒,鎮(zhèn)痙,祛風濕。治風濕骨痛,癲癇,毒蛇咬傷。
③《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補腎虛,解狂犬毒。治頭暈,耳鴨,腰痛,心跳,心慌,蕁麻疹,狂犬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燉肉服。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智能制造網(wǎng)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