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蘇州市“十四五”電動汽車公共充換電設施規(guī)劃的通知
蘇府辦〔2022〕92號
各縣級市(區(qū))人民政府,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蘇州高新區(qū)、太倉港口管委會;市各委辦局,各直屬單位:
《蘇州市“十四五”電動汽車公共充換電設施規(guī)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fā)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zhí)行。
蘇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5月30日
(此件公開發(fā)布)
一、總體目標
到2025年,建成充電樁20萬個。其中,私人充電樁不少于15.5萬個,公共充電樁約3.6萬個 ,專用充電樁約0.9萬個,滿足38萬輛左右電動汽車的充換電需求全市車樁比達到2:1左右。
二、基本原則
統籌布局、適度超前
因地制宜、按需供給
統一標準、規(guī)范實施
完善機制、精細管理
互聯互通、智慧運營
三、布局方案
(一)公共充電站
規(guī)劃擴建144座,新建1149座公共充電站點,新增29743個公共充電樁。至2025年,累計建成公共充電站1843座,公共充電樁35656個,實現全市公共充電站平均服務半徑1.2公里以內。
(二)專用充電站
規(guī)劃擴建67座,新建208座專用充電站,新增6420個專用充電樁,主要分布在公交車、客運車停車場以及環(huán)衛(wèi)車、物流車等自有場地。至2025年,累計建成專用充電站479座,專用充電樁9011個。
(三)換電站
規(guī)劃新建122座換電站,其中: 市區(qū)75座,張家港市6座,常熟市12座,太倉市18座,昆山市11座。
四、重點領域
(一)黨政機關、公共機構和企事業(yè)單位帶頭示范,充分利用場地資源建設充電設施。
(二)商業(yè)、服務區(qū)、加油站等公共服務場所建設以快充為主的公用充電設施和換電設施。
(三)城市交通節(jié)點、物流園區(qū)、港口碼頭、公交場站等區(qū)域建設服務于特定車輛的充換電設施。
(四)住宅小區(qū)公共車位建設“公用樁”,居民自用車位建設“私有樁”,老舊小區(qū)改造新增公共車位實現充電樁安裝全覆蓋。
(五)新建小區(qū)100%具備充電設施安裝接入條件,按不低于車位總數的30%配建充電樁。
(六)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
五、實施效果
產業(yè)帶動效應
預計完成充換電設施建設投資約60億元,帶動電動汽車行業(yè)產值約800億元、動力電池行業(yè)產值約300億元。
節(jié)能減排效益
至2025年,每年可實現電動汽車充電量約28億千瓦時,每年節(jié)約替代燃油3.2億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5萬噸。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