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一周趣事,秒知行業(yè)大勢。大家好,歡迎來到本周的《一周趣評》。2022年4月18日—4月22日,屬于智能制造行業(yè)的精彩一周過去了,AR、智能汽車、儲能電池等領域都展現出了哪些有趣動態(tài)和精彩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智能汽車方面,福特E-Transit電動送貨車獲750輛大單;吉利插電混動項目落戶臺州。
福特E-Transit電動送貨車獲750輛大單
4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充電設施的完善,電動乘用車已大量普及,而運行成本低、零排放的電動卡車、電動送貨車也得到了物流、租賃企業(yè)的青睞,不少廠商已大量預訂。
外媒最新的報道顯示,從事卡車租賃、車隊維護及二手卡車銷售事宜的Penske Truck Leasing,就已向福特訂購了750輛E-Transit電動送貨車。
智造君:如今,汽車行業(yè)的電動化趨勢愈發(fā)明顯,這一點從車企的電氣化轉型便可略見一斑。在乘用車領域,各大車企紛紛推出自己的產品用來搶占市場,但福特卻另辟蹊徑,在電動送貨車上搶先布局。本次福特收獲750輛訂單,也從側面展現了市場需求的旺盛,未來或許有更多的企業(yè)入局電動送貨車。
比亞迪向左,吉利向右 !吉利插電混動項目落戶臺州
近日臨海市與吉利豪情公司正式簽訂新能源汽車項目合作協(xié)議,吉利汽車插電混動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式落戶臺州臨海。據悉,該項目將在吉利汽車臨海產業(yè)園的基礎上,由燃油車生產轉向插混項目。
智造君:新能源汽車在我國發(fā)展十分迅速,不少傳統(tǒng)的車企也加入到汽車電氣化大潮中,吉利便是其中之一。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傳統(tǒng)燃油車的市場需求呈縮水趨勢。在這種條件下,國內車企紛紛轉向新能源汽車,三月份比亞迪宣布徹底停產燃油車后,似乎使吉利堅定了要走電氣化發(fā)展的決心。但與比亞迪不同,吉利的“步子”邁得更小一點,在當前動力電池原材料供應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吉利選擇的插混方向或許有著更好的發(fā)展前景。
AR是實現元宇宙重要的基礎設施,在目前也擁有許多AR應用。在不久的將來,通過AR場景操控智能家居,智能家電、互動跳舞教學、AR營銷、AR游戲、AR互動展覽、AR室內導航(機場)等都是AR典型應用場景。
本周羅永浩宣布不再做手機,正式進入AR領域。
投身AR創(chuàng)業(yè) 羅永浩回應不再做手機
最近,SmartisanOS突然回歸,這次孵化的產品是大屏智能電視。在回復網友時,羅永浩表示將不再做手機,接下的方向是AR領域。
智造君:AR領域相對于手機而言,競爭沒有那么激烈。在經歷“錘子手機”的曇花一現后,老羅把目光轉向了AR領域。當下,元宇宙十分火熱,成為資本和科技競相追逐的熱點,在AR火熱發(fā)展的同時,羅永浩能否“東山再起”則要看消費者的選擇了。
現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盡管屏幕、芯片技術不斷突破 ,但關鍵性的續(xù)航問題一直是眾多手機的痛點。
三星電池堆疊技術下放至手機 續(xù)航或有巨大提升
據The Elec報道,三星SDI計劃將用在Gen 5電動車的電池堆疊技術運用到智能手機的電池上。
據悉,這種技術通過提高能量密度,增加了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并降低了成本。如今用在以小電池為主的智能手機和平板上運用,這些設備的續(xù)航將會有巨大提升。盡管三星此舉很可能是為了獲得蘋果的電池訂單,但不可否認的是,一旦量產成功,將掀起智能電子設備電池更新換代的浪潮。
立方新能源發(fā)布第一代鈉電池
智造君:電池續(xù)航成為了制約智能手機性能的短板。在電量低很多手機會自動降頻,導致卡頓,用戶體驗不佳。如今三星準備將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堆疊技術搬到手機上,有望改善用戶的使用體驗。
在汽車行業(yè)電氣化加速的今天,高續(xù)航成為人們的購車訴求。重量輕、體積小、能量密度高的電池是廠商不懈追求的目標。
湖南立方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實現量產
日前,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立方新能源”)宣布,由該公司研制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實現量產,搶占新一代儲能型電池市場先機。
據了解,立方新能源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單體電芯重量能量密度可達140瓦時每千克,常溫下充電15分鐘電量可達80%以上,在零下20℃低溫環(huán)境下,仍然可以實現88%以上的放電保持率,同時熱穩(wěn)定性遠超國家強制標準的安全要求,在成本、穩(wěn)定性、安全性、快充、低溫性能等方面具有突出優(yōu)勢。
智造君:在汽車電氣化加速的今天,動力電池的續(xù)航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鈉離子電池的高能量密度和低溫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有望使電動汽車擺脫寒冷天氣下續(xù)航短,充電難的尷尬境地。此外相對于其他種類的電池,鈉離子電池成本較低,安全性更高,有望成為車企儲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