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檢測技術的應用
激光技術用于檢測工作主要是利用激光的優(yōu)異特性,將它作為光源,配以相應的光電元件來實現(xiàn)的。它具有精度高、測量范圍大、檢測時間短、非接觸式等優(yōu)點,常用于測量長度、位移、速度、振動等參數(shù)。下面介紹幾種應用實例。
激光測距
激光測距的基本原理是:將光速為C的激光射向被測目標,測量它返回的時間,由此求得激光器與被測目標間的距離d。 即: d=c t / 2 ,t—激光發(fā)出與接收到返回信號之間的時間間隔。
可見這種激光測距的精度取決于測時精度。由于它利用的是脈沖激光束,為了提高精度,要求激光脈沖寬度窄,光接收器響應速度快。所以,遠距離測量常用輸出功率較大的固體激光器與二氧化碳激光器作為激光源;近距離測量則用砷化鎵半導體激光器作為激光源。
激光測長
從光學原理可知,單色光的zui大可測長度L與光源波長λ和譜線寬度Δλ的關系用普通單色光源測量,zui大可測長度78cm。若被測對象超過78cm,就須分段測量,這將降低測量精度。若用氦氖激光器作光源,則zui大可測長度可達幾十公里。通常測長范圍不超過10m,其測量精度可保證在0.1μm以內。
激光測距
以激光器作為光源進行測距。根據(jù)激光工作的方式分為連續(xù)激光器和脈沖激光器。
氦氖、氬離子、氪鎘等氣體激光器工作于連續(xù)輸出狀態(tài),用于相位式激光測距;雙異質砷化鎵半導體激光器,用于紅外測距;紅寶石、釹玻璃等固體激光器,用于脈沖式激光測距。
激光測距儀由于激光的單色性好、方向性強等特點,加上電子線路半導體化集成化,與光電測距儀相比,不僅可以日夜作業(yè)、而且能提高測距精度,顯著減少重量和功耗,使測量到人造地球衛(wèi)星、月球等遠目標的距離變成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