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工定制:是
類型:列管式換熱器
品牌:繼昌
重量:50-500(kg)
用途:熱交換 冷卻、加熱介質 冷凝
傳熱方式:間壁式換熱器
產(chǎn)品介紹
列管式換熱器
列管式換熱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產(chǎn)上應用 廣的一種換熱器。它主要由殼體、管板、換熱管、封頭、折流擋板等組成。所需材質 ,可分別采用普通碳鋼、紫銅、或不銹鋼制作。在進行換熱時,一種流體由封頭的連結管處進入,在管流動,從封頭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這稱之管程;另-種流體由殼體的接管進入,從殼體上的另一接管處流出,這稱為殼程列管式換熱器。
種類:
固定管板式換熱器
列管式換熱器的結構比較簡單、緊湊、造價便宜,但管外不能機械清洗。此種換熱器管束連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別焊在外殼兩端,并在其上連接有頂蓋,頂蓋和殼體裝有流體進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裝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擋板。同時管子和管板與外殼的連接都是剛性的,而管內管外是兩種不同溫度的流體。因此,當管壁與殼壁溫差較大時,由于兩者的熱膨脹不同,產(chǎn)生了很大的溫差應力,以至管子扭彎或使管子從管板上松脫,甚至毀壞換熱器。
為了克服溫差應力必須有溫差補償裝置,一般在管壁與殼壁溫度相差50℃以上時,為安全起見,換熱器應有溫差補償裝置。但補償裝置(膨脹節(jié))只能用在殼壁與管壁溫差低于60~70℃和殼程流體壓強不高的情況。一般殼程壓強超過0.6Mpa時由于補償圈過厚,難以伸縮,失去溫差補償?shù)淖饔?,就應考慮其他結構。
浮頭式換熱器
換熱器的一塊管板用法蘭與外殼相連接,另一塊管板不與外殼連接,以使管子受熱或冷卻時可以自由伸縮,但在這塊管板上連接一個頂蓋,稱之為“浮頭”,所以這種換熱器叫做浮頭式換熱器。其優(yōu)點是: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脹不變殼體約束,因而當兩種換熱器介質的溫差大時,不會因管束與殼體的熱膨脹量的不同而產(chǎn)生溫差應力。其缺點為結構復雜,造價高。
填料函式換熱器
這類換熱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脹,結構比浮頭式簡單,造價也比浮頭式低。但殼程內介質有外漏的可能,殼程中不應處理易揮發(fā)、易燃、易爆和有毒的介質。
U型管式換熱器
U形管式換熱器,每根管子都彎成U形,兩端固定在同一塊管板上,每根管子皆可自由伸縮,從而解決熱補償問題。管程至少為兩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管子可以自由膨脹。其缺點是管子內壁清洗困難,管子更換困難,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質量輕,適用于高溫高壓條件。
影響換熱器管板腐蝕的主要因素有:
(1)介質成分和濃度:濃度的影響不一,例如在鹽酸中,一般濃度越大腐蝕越嚴重。碳鋼和不銹鋼在濃度為50%左右的硫酸中腐蝕 嚴重,而當濃度增加到60%以上時,腐蝕反而急劇下降;
(2)雜質:有害雜質包括氯離子、硫離子、氰離子、氨離子等,這些雜質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嚴重腐蝕
(3)溫度:腐蝕是一種化學反應,溫度每提升 10℃,腐蝕速度約增加1~3倍,但也有例外;
(4)ph值:一般ph值越小,金屬的腐蝕越大;
(5)流速:多數(shù)情況下流速越大,腐蝕也越大。
設計注意:
冷熱流體流動通道的選擇
在列管式換熱器內,冷熱流體流動通道可根據(jù)以下原則進行選擇:
(1)不潔凈和易結垢的的液體宜走管程,因管內清洗方便;
(2)腐蝕性流體宜走管程,以免管束和殼體同時受腐蝕;
(3)壓強高的宜走管程,以免殼體承受壓力;
(4)飽和蒸汽宜走殼程,因飽和蒸汽比較清潔,對流傳熱系數(shù)與流速無關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
(5)被冷卻的流體宜走殼程,便于散熱;
(6)若兩流體溫差較大,對于剛性結構的換熱器,宜將對流傳熱系數(shù)大的流體通過殼程,可減少熱應力;
(7)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體宜走殼程;
流體進出口溫度的確定
如果換熱器以冷卻為目的熱流體的進出口溫度已由工藝條件確定,而冷卻介質的出口溫度則需要選擇。若選擇較高的出口溫度,可選小換熱器,但冷卻介質的流量要加大;反之要選擇低的出口溫度,冷卻介質流量減少了,但要選大的換熱器,因此冷卻介質的出口溫度要權衡二者的投資大小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