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33MHzRFID的車輛管理
方案背景
目前車輛管理主要使用視頻識別、900MHz無源RFID、2.4GHz有源RFID技術,但在車輛識別上,這些技術存在以下問題:
1、視頻識別技術:
A、由于車輛不便按車牌識別,有些車輛車牌需要遮蔽,所以通過車牌的視頻識別技術沒有實際的使用意義。
B、車牌識別對車輛通過的速度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不便于車輛的快速行動。
C、野外執(zhí)行任務時,視頻識別技術不便使用。
2、900MHz無源RFID技術:
A、由于無源RFID技術識別距離短(6M)以及正面識別的特性,因此對車輛在野外的識別受到較大限制,不便于執(zhí)行野外任務車輛的快速識別。
B、由于無源RFID技術識別需要正面識讀才能保證識別率,因此,需要在進出口處安裝龍門,使天線正對車輛RFID卡,才能保證高識別率;如果選擇天線側裝,則識別率將有比較大程度的降低。而營區(qū)大門一般不便安裝龍門,因此,該方案有識別率不高的缺陷。
C、由于特種車輛較多,車輛型號較多,造成RFID卡在不同車輛內安裝的高度和角度相差較大,也是造成識別率不高的另一原因。
3、2.4GHz有源RFID技術:
A、2.4GHz有源RFID雖然識別距離遠(可達80M)、定向性能好,基本解決了進出營區(qū)的問題,但相比433MHz有源RFID技術,由于2.4GHz有源RFID繞射性能差,對于野外復雜環(huán)境中執(zhí)行任務的車輛識別存在識別距離較近的缺點。
B、對部分特種車輛,由于2.4GHz有源RFID繞射性能不足,部分特種車輛識別距離較短,造成部分特種車輛進出門識別率不夠理想并影響野外識別。
方案特點和優(yōu)勢
1、433MHz有源RFID技術具有穿透性強、繞射性強、傳輸距離遠等特點,適合于各種復雜環(huán)境,對于野外執(zhí)行任務的車輛識別特別有效,可通過手持機快速且遠距離識別野外車輛。
2、鑒于433MHz的穿透性、繞射性強等特點,電子標簽可同時適應多種特種車輛,解決了2.4GHz有源RFID對部分特種車輛的識別率問題。
3、自動遠距離識別,讀卡距離遠(1—150米可調),適應車輛快速通過的識別(理論計算,車輛速度在200KM/H以內均可有效識別)。
4、有效解決了無源RFID方案中車輛防爆金屬網和汽車貼膜的屏蔽問題。
5、超低功耗,*傷害,使用安全可靠。
6、安裝方便,不需正面安裝,解決了無源RFID方案中電子標簽必須正面對準天線的安裝問題。
7、允許車輛并行狀態(tài)進出(并行量100臺),而不需增加讀寫器設備。
8、由于433MHzRFID強大的遠距離特性, 給予手持機應用很大的便利。對于野外執(zhí)行任務的車輛管理,只需利用手持機,由指揮車沿車隊附近經過,即可掃描到附近的車輛信息。
9、 對于大規(guī)模車隊行進,可利用手持機檢查車輛是否掉隊,還可利用手持機在岔道檢查誤入岔道的車輛,攔截并指揮相關車輛駛回正確的道路。
10、此外,如果車輛全部統(tǒng)一安裝433MHz標簽,還可利用手持機方便地檢查道路上行駛的假軍車。
方案原理:
系統(tǒng)由應用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監(jiān)控計算機”、“RFID讀寫器”和“RFID電子標簽”組成。
工作原理:將“RFID電子標簽”粘貼于車輛前擋風玻璃處,實現一車一卡。在營區(qū)或車庫大門道路旁安裝“RFID讀寫器”,門崗值班室配發(fā)管理電腦并安裝管理系統(tǒng)軟件。當貼有“RFID電子標簽”的車輛要進出營區(qū)或車庫時,“RFID讀寫器”獲取“RFID電子標簽”信號并傳送給監(jiān)控計算機,監(jiān)控計算機即可獲知當前出入車輛信息和車輛進出狀態(tài),并將該信息與應用程序服務器數據匹配,獲取該車出車任務信息。如果有出車任務則開啟道閘實現車輛放行,如果沒有出車任務則保持道閘關閉狀態(tài)(如果車輛為回單位,則道閘默認開啟)。
主要功能介紹
1、出車申請
2、出車審批
3、車輛進出歷史查詢
4、車輛資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