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漿是打樁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材料之一,起著平衡井壁壓力、冷卻鉆頭、懸浮鉆渣以及保護孔壁等作用。在橋梁鉆孔灌注樁、石油鉆井、非開挖穿越、地下連續(xù)墻等工程的施工中均需要布置循環(huán)泥漿系統(tǒng)。泥漿的用量與鉆孔直徑、鉆孔深度、處理方式有關。一般為成孔體積的3~5倍。有些工程泥漿用量可在3000m3以上。
建筑打樁(樁基)技術是非開挖方式中的前沿技術,作為泥水打樁(樁基)主要系統(tǒng)之一的泥漿處理系統(tǒng)直接影響施工進度、質量,這種技術的應用,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就是泥漿的處理和合理應用。
打樁泥漿的體積通常是實土方的4倍,即實土方和加入的水體積比比例為1:3,打樁泥漿的濃度通常在150-220g/L之間。泥漿中通常含有約5-10%的砂石。分離后砂石的含水率小于20%。脫水泥餅的含水率70%左右,不同的土質含水率差別較大,但是脫水泥餅均可直接裝車運輸不滴水。由于脫水泥餅經(jīng)過調質透水性好,內(nèi)部水分容易揮發(fā)并且不容易二次泥化。經(jīng)過1-5天的風干,含水率可降到30%以下。濃縮水經(jīng)過精細過濾,可確保達到二級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