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tài)
德國西門子公司簡簡史
閱讀:2885 發(fā)布時間:2017-4-14歐洲zui大的電子電氣集團西門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德國西門子公司在一百年前就已經成為世界上zui復雜、分布zui廣的工業(yè)實體。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被譽為德國“電子電氣之父”。不過,面對新時代的競爭,這個龐然大物也在不斷進行著改革重組的“加減法”。
作為*的技術企業(yè),西門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業(yè)務遍及200多個國家,專注于電氣化、自動化和數(shù)字化領域。西門子在海上風機建設、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發(fā)電、輸電解決方案、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工業(yè)自動化、驅動和軟件解決方案,以及醫(yī)療成像設備和實驗室診斷等領域占據(jù)。
德國“電子電氣之父”
維爾納·馮·西門子(Ernst Werner von Siemens)1816年12月13日出生于德國漢諾威一個猶太人農民家庭。當時德國尚未統(tǒng)一,是一個由許多邦國組成的德意志邦聯(lián)。
維爾納·馮·西門子
因為家境貧困,維爾納·西門子在念完中學后參軍。1834年,他只身前往普魯士首都柏林,參加了炮兵*。1835年,又到柏林聯(lián)合炮兵學院學習。在三年的學習中,數(shù)學、物理、化學是他zui感興趣的科目,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為他后來的發(fā)明之路奠定了基礎。之后,他擔任了軍官,同時把大量的時間用于科學研究。
維爾納·西門子一心一意地尋求創(chuàng)造出科技奇跡。在試驗摩擦炮栓時,因為簡陋的條件引起意外的爆炸,他的右耳耳膜被強大的氣流穿破,而左耳耳膜在一年前的射擊訓練中就受傷了。因為試驗,維爾納·西門子付出了失去聽力的代價。盡管通過治療,他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是聽力一直都無法恢復到正常人的狀態(tài)。不過,這次意外并沒有打消他投身于發(fā)明事業(yè)的念頭。
維爾納·西門子的*項工業(yè)發(fā)明是用電流進行鍍金和鍍銀,第二項發(fā)明是改良鋅版印刷機,旋轉式快速印刷機不久后面世。1840年,維爾納·西門子因為跟他人決斗被判禁閉。好在監(jiān)牢不那么刻板,他居然能在牢房里布置了一個小小的實驗室。他在電解試驗中獲得了驚人的成功,在一把茶匙上面鍍了一層金,還獲得了。后來,國王簽署了赦免令,使他重獲自由。1844年,西門子參觀了在巴黎舉辦的*屆法國工業(yè)博覽會,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回柏林后,他認真回顧了自己的研究生涯,決定放棄以前的發(fā)明,從事嚴謹?shù)膶W術工作。
1847年10月,維爾納·西門子與約翰·喬治·哈爾斯克(Johann Georg Halske)在柏林創(chuàng)建了“西門子-哈爾斯克電報機制造司”(egraphen-Bauanstalt von Siemens&Halske),這也被認為是西門子公司的創(chuàng)立日期。哈爾斯克是一名技術嫻熟的機械師,他幫助西門子制作出指針電報機。他們之間形成了默契的合作,西門子提出設想,而哈爾斯克將設想變成現(xiàn)實。該公司當時只有10名工人,在柏林的一個后院中開始了生產。當時的工廠除了生產電報機之外,還主要生產電動觸發(fā)鐵路警鈴、絕緣線以及水表。
指針電報機
維爾納·西門子獲得了一宗大訂單,鋪設柏林到法蘭克福的地底電報線路,這是世界上*條地底電報線路。1849年3月28日,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當選為德意志繼任國王。當時,西門子及時接通了法蘭克福與柏林之間的線路,選舉的結果在法蘭克福的保羅教堂公布后,迅速傳到了柏林,西門子公司一時名聲大震。
維爾納·西門子塑造了西門子和西門子家族的文化。西門子的歷史,實質上是其孜孜不倦追求發(fā)明創(chuàng)新的歷史。維爾納·西門子很早就嘗試將自己的技術開發(fā)多樣化。他提出了一項基本原則,公司將在所有的電氣領域內采取行動,但絕不會再超越這個范圍。維爾納·西門子的名言是 “我決不會為了短期利潤而犧牲未來!”。
家族控制的復雜工業(yè)實體
西門子公司很早就開始在德國以外開展業(yè)務。1850年,維爾納·西門子的弟弟卡爾·威廉·西門子(Carl Wilhelm Siemens)在倫敦設立代表處。1855年,維爾納·西門子的另一個弟弟卡爾·海因里希·馮·西門子(Carl Heinrich von Siemens)在圣彼得堡建立了分支機構。
1866年,西門子公司研發(fā)出了直流發(fā)電機。1877年,機加入到公司產品行列。1879年,西門子公司為柏林街道安裝了路燈。1880年,西門子制造出電梯。1881年,西門子建立了*個電子公共交通系統(tǒng),使有軌電車行駛在柏林近郊。提出平爐煉鋼法的西門子鋼鐵制造廠也立于歐洲鋼鐵制造業(yè)的前列。電動汽車也是西門子公司在1898年zui先發(fā)明的。
維爾納·西門子家族的喬治·威廉·西門子(Georg Wilhelm von Siemens)在完成技術學業(yè)后于1879年加入公司。在執(zhí)掌西門子公司期間,威廉·西門子在制訂長遠策略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發(fā)起成立了西門子-舒克維爾克有限公司(Siemens-Schuckertwerke)。
1881年,愛迪生的照明系統(tǒng)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但當時用碳化的竹纖維作為燈絲的電燈造價較高。西門子公司成功研制出一種用鉭做的燈絲。鉭燈于1905年打入世界市場,這是*個真正成功使用金屬燈絲的白熾燈,僅在德國就生產并銷售了5000萬只。在美國、英國和法國,這種燈的生產一直持續(xù)到一戰(zhàn)期間,所有的燈絲都來自西門子公司。
1890年,維爾納·西門子退休,公司留給了他的弟弟海因里希·西門子和家族的阿諾德·西門子(Arnold von Siemens)以及威廉·西門子。
1892年12月6日,世界的德國發(fā)明家、企業(yè)家、物理學家、德國“電子電氣之父”維爾納·西門子過世,終年76歲。當時西門子公司已成為世界zui大的電氣工程和技術公司之一,在擁有6500名員工,并在英國、法國、奧地利、匈牙利、俄羅斯以及美國開展業(yè)務。
到1913年,西門子公司已經成為世界上zui復雜、分布zui廣的工業(yè)實體。
*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門子公司損失了大部分的海外財產、幾乎所有在國外的權和公司一半的資金。在這個特別困難的時期,維爾納·西門子家族的卡爾·弗里德里希·馮·西門子(Carl Friedrich von Siemens)接過了*公司的重任。作為一位擁有6萬名員工的公司*,他無論在公司的政策或企業(yè)的發(fā)展上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弗里德里希·西門子提出了“西門子大家庭”的概念,表達出雖然西門子是由許多單獨的公司所組成,但實際上是一個整體,所有的戰(zhàn)略性決策和承諾都應本著維護和加強西門子大家庭的團結這一原則。
整合為西門子股份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維爾納·西門子的兩位孫子赫爾曼·馮·西門子(Hermann von Siemens)和恩斯特·馮·西門子(Ernst von Siemens)對公司重建和發(fā)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赫爾曼·西門子于1941年到1956年擔任公司的總裁。1945年,赫爾曼·西門子被盟軍關押,但在1948年被釋放。出獄后的赫爾曼帶領西門子走入了快速恢復期。在重建的中,西門子公司將大多數(shù)生產廠從柏林遷至西德地區(qū)。恩斯特·西門子于1948年成為西門子-舒克維爾克有限公司(Siemens-Schuckertwerke AG)執(zhí)行委員會的成員,并于一年后擔任西門子和哈爾斯克股份公司(Siemens&Halske AG)的董事會主席。
西門子股份公司的股票
1966年,關于企業(yè)集團法的德國股份公司法生效。為了避免新的法規(guī)產生過多的行政和財政負擔,在恩斯特·西門子的主導下,西門子的三家關聯(lián)公司“Siemens&Halske AG”(成立于1897年)、“Siemens-Schuckertwerke AG”(成立于1903年)和“Siemens-Reiniger-Werke AG”(成立于1932年)于1966年10月1日合并為“Siemens AG”,也就是現(xiàn)在的“西門子股份公司”。此次合并,也順應了世界電氣市場的技術進步和結構變化。三家公司本來在1930年代就打算合并,但后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被打斷。
1968年,公司迎來了*位非西門子家族的總裁兼執(zhí)行官葛特·塔克(Gerd Tacke)。塔克在公司合并以及化發(fā)展方面取得了的成就。
1971年,貝哈德·普萊特納(Bernhard Plettner)接替塔克,成為西門子股份公司的總裁兼執(zhí)行官。在他的推動下,西門子在微電子、數(shù)據(jù)處理和反應堆技術上取得了的成就。
卡爾亨茨·卡斯克(Karlheinz Kaske)于1981年起擔任公司執(zhí)行官。在他的10年任期中,卡斯克成功地將西門子公司從一家傳統(tǒng)的電氣工程公司轉型成為在電子技術方面占據(jù)的企業(yè),并將公司業(yè)務進一步推向各地。
隨著1990年代市場自由化浪潮的襲來,國家主導采購不復存在,西門子在許多國家的郵政和電信企業(yè)中不再具有壟斷的優(yōu)勢,面對真正意義上的競爭。
改革龐然大物
1992年10月,曾經是一名律師和經濟學家的馮必樂博士(Heinrichv von Pierer)接替了卡爾亨茨·卡斯克成為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執(zhí)行官。在他任職期間,西門子從原來主要針對既定市場上公共領域的客戶,轉而成為一家注重競爭和股東需求的企業(yè)。
他對西門子的內部結構進行了大力改革,開展了一系列為提高生產能力、加速革新進程、提高員工素質和培養(yǎng)良好公司文化的項目,把西門子從一家狀況不佳的重型工程公司打造成歐洲版的通用電氣。當競爭對手為虧損所困時,西門子卻保持了贏利,馮必樂也成為德國*的商界。西門子公司對他的評價是“把一頭沉睡的雄獅喚醒”。
1998年,馮必樂推出績效考核法。業(yè)界普遍認為,這是對西門子企業(yè)文化的突破。誰完成了指標,誰的腰包就會有感覺。這位CEO推出全新的管理理念,給處于古老歐洲心臟中的西門子注入了美國式的充滿活力的績效文化。
他剛任CEO時,人們把西門子比作坦克或者油輪,雖然有固定方向,但是不太靈活,而后來,人們將西門子比作快艇,雖然有幾十個部門,但行動靈活。他在任時,西門子電信業(yè)務與愛立信(Ericsson)、思科(CiscoSystems)、諾基亞(Nokia)、阿爾卡特(Alca)等是競爭對手,是手機*四大運營商,與三星幾乎已不相上下,
2005年1月28日,馮必樂正式從西門子CEO的職位上退休,柯菲德(Klaus Kleinfeld)成為了西門子新一任。
柯菲德一直致力于使這家巨型的德國綜合企業(yè)重振雄風。2006年6月,他決定西門子退出其zui大的業(yè)務之一電信,并且耗資53億美元購買了位于美國的拜耳診斷學公司(Bayer Diagnostics),西門子因此躋身zui大的醫(yī)藥設備制造商行列。他讓公司的股價漲了兩倍,讓營運利潤率翻了一番。
不過,2007年西門子深陷德國歷*zui大的企業(yè)丑聞,集團董事長馮必樂和執(zhí)行官柯菲德先后辭職,這家歐洲zui大的工程集團陷入混亂之中。
重組的“加減法”
2007年,奧地利人羅旭德(Peter Loscher)出任西門子總裁兼執(zhí)行官,成為為西門子歷**非德籍、來自西門子外部的執(zhí)行官。西門子公司希望能在羅旭德的*下走出官司纏身的窘境,提升公司形象。
2008年,西門子正式宣布從通訊行業(yè)中淡出,轉而專注于能源、工業(yè)、醫(yī)療等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出售這些業(yè)務,也讓西門子能更加專注于電氣化、自動化和數(shù)字化戰(zhàn)略。西門子似乎已經從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恢復,并于2011年收獲創(chuàng)紀錄的利潤。
隨著歐元區(qū)投資信心的減退,西門子的訂單增速開始放緩。2012年11月,這家業(yè)務囊括列車、醫(yī)用掃描儀和輸電設備等多種產品的德國工程企業(yè)集團出臺了60億歐元的成本削減計劃。
隨后厄運卻接二連三地落下。2013年8月,在西門子發(fā)布當年第二個盈利預警后,羅旭德被公司監(jiān)事會解職,而羅旭德的合同原定2017年才到期。此前*擔任西門子財務官的喬·凱瑟爾(Joe Kaeser)成為該公司新CEO。
2014年5月,西門子公布期待已久的改革計劃,宣布重組為九個部門。前任CEO羅旭德引進的四大業(yè)務工業(yè)、能源、基礎建設被西門子取消,公司部門也從16個縮減為九個。新部門包括:發(fā)電與天然氣集團、風力發(fā)電與可再生能源集團、發(fā)電服務集團、能源管理集團、樓宇科技集團、交通集團、數(shù)字化工廠集團、過程工業(yè)與驅動集團、金融服務集團。醫(yī)療健康部門成為西門子旗下一項單獨管理的業(yè)務,*業(yè)務被剝離。作為世界zui大的能源和資源節(jié)約型技術供應商之一,西門子公司確認電氣化、自動化及數(shù)位化為成長領域,具有zui大*潛力。
曾經的業(yè)務
作為德國電子電氣工業(yè)*,西門子曾經涉及龐雜的業(yè)務,如果不包括汽車業(yè)務在內,西門子是銷售額zui大的制造商。不過,隨著公司的不斷改革和重組,其家電、電信設備、、計算機、半導體、照明設備等業(yè)務都已經被剝離。
歐司朗燈泡
1919年,德國煤氣燈公司、德國通用電器和西門子-哈爾斯克通過整合各自的白熾燈業(yè)務,合并成“歐司朗燈泡公司”(OSRAM Lightbulb Company)。歐司朗曾經擁有zui大的燈泡生產工廠,燈泡產量約占燈泡產量的三分之一。1978年,歐司朗成為了西門子旗下的全資子公司。2013年,歐司朗從與西門子公司中分拆獨立。
博西家用電器公司
1967年,西門子股份公司和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產白色家電的合資企業(yè)博西家用電器公司(BSH),并成為德國和西歐家電市場的。2014年9月,博世公司收購西門子所持有的博西家電50%的股份,博西家電成為博世集團全資子公司,西門子*退出家電領域。
西門子利多富
1990年,西門子收購了德國計算機公司利多富(Nixdorf),并將其與自己的通訊和信息系統(tǒng)部門合并組成了西門子利多富(Siemens Nixdorf)。1999年,西門子利多富從西門子集團分拆獨立為德利多富(Wincor Nixdorf)。
1999年,西門子的半導體業(yè)務分離出來,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英飛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
西門子彩屏GSM
2005年,中國臺灣的明基公司(BenQ)收購西門子陷入財政危機的公司,并排他性地獲得了五年使用西門子商標的權利,全名為BenQ-Siemens。不過后來因經營不善分手。
2006年6月,諾基亞與西門子宣布將兩家公司的電信設備業(yè)務合并,雙方各出資50%成立諾基亞西門子網(wǎng)絡公司 (Nokia Siemens Networks)。2013年,諾基亞斥資17億歐元全盤收購西門子持有的“諾西”的50%股份。諾基亞西門子改名為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2016年11月,西門子宣布計劃將總值150億美元的醫(yī)療業(yè)務分拆上市,正式上市時間及其規(guī)模將會視乎股票市場情況而定。西門子醫(yī)療是zui大的醫(yī)療設備供應商之一。西門子公司期望分拆后令醫(yī)療業(yè)務在實施增長計劃下有更大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