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智能駕駛領域大事如下:
傳比亞迪退出百度自動駕駛合作項目,轉向自研
有消息傳出,有兩位知情人士透露,比亞迪放棄為其產品搭載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的協議,決定轉向內部開發(fā)智能汽車軟件。對此,蓋世汽車咨詢比亞迪相關人士,對方回應,暫未收到相關消息,以公告披露為準。
去年3月,比亞迪與百度深化合作,比亞迪同意在其產品中使用百度自動駕駛技術,包括導航和自動泊車。目前來看,比亞迪與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似乎出現了變動。不久前,比亞迪智能駕駛上海團隊迎來了新負責人。地平線前智能駕駛研發(fā)總監(jiān)廖杰正式加入比亞迪,擔任比亞迪智能駕駛上海團隊負責人。該消息已獲得比亞迪確認。
小智點評:主機廠與頭部自動駕駛供應商合作的好處是技術較為成熟,可以快速實現上車。但與此同時,不少主機廠也在不斷強化在軟件、算法等領域的研發(fā)能力,并通過自研或協同孵化的方式加強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掌控。近年來,比亞迪也在持續(xù)加大對自動駕駛的研發(fā)投入。若這項協議的取消為真,對百度的自動駕駛雄心將是一次打擊。
長安汽車與華為、百度深化合作
8月16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汽車)與百度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助力長安汽車向智能低碳的出行科技公司轉型。雙方還將基于百度的文心大模型能力,在研產供銷服等多領域探索合作,幫助長安汽車進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當日,長安汽車和百度智能云還舉行揭牌儀式,長安汽車智算中心正式上線。
8月17日,長安汽車與華為簽署全面持續(xù)深化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長安汽車與華為將在數字化轉型、算力中心、云業(yè)務、
工業(yè)軟件、軟件工具鏈、海外業(yè)務、光儲充領域等方面合作,共同完善合作推進機制。此外,長安汽車整車品牌深藍汽車與華為也于8月16日正式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深藍汽車官方表示,雙方將聚焦汽車智能化領域,共同推進新技術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的研發(fā)與應用。
小智點評:智能化賦能的新汽車正變成競爭的主戰(zhàn)場,經過這些年的市場探索,主機廠對如何在智能化領域與優(yōu)勢企業(yè)展開合作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長安同時攜手百度、華為,已體現出其在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的決心與緊迫。
禾賽科技創(chuàng)始人李一帆投資4D毫米波雷達公司傲圖科技
近日,傲圖科技宣布完成數百萬美元種子輪融資,投資方為真格基金,初心基金及禾賽科技CEO及創(chuàng)始人李一帆。本輪融資將用于加速產品研發(fā)和大規(guī)模商業(yè)落地。
傲圖科技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4D毫米波雷達研發(fā)商,致力于研發(fā)高性能、高可靠性、低造價的4D毫米波雷達。目前,傲圖科技推出的可量產、非FPGA的4片級聯(12發(fā)16收)4D成像雷達產品已交付使用。據悉,此次融資完成后,傲圖科技將加快推進Altos V1的大規(guī)模商業(yè)落地,除此之外,傲圖也將預研未來2~3款新產品,目標是為全級別的自動駕駛提供4D成像雷達。
小智點評:對于高階自動駕駛的實現,4D成像雷達有其獨特作用,市場對4D雷達市場空間增長持樂觀態(tài)度。隨著相關定點消息放出,4D成像雷達玩家之間的較量,將逐漸上升到量產層面。
華為公布上半年業(yè)績,車BU收入10億元
日前,華為發(fā)布2023年上半年經營業(yè)績。數據顯示,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1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凈利潤率15%。據悉去年同期華為的凈利潤率僅為5%,數額為150.8億上下。據此推算,上半年華為凈利潤為466.35億元,同比大漲3倍。
分業(yè)務來看,上半年華為ICT基礎設施業(yè)務收入為1672億元人民幣;終端業(yè)務收入為1035億元人民幣,云計算業(yè)務收入為241億元人民幣,數字能源業(yè)務收入為242億元人民幣,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yè)務收入為10億元人民幣。去年華為全年共實現營收6423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yè)務僅實現收入20.77億元。結合2022年的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yè)務的表現幾乎沒有進步,占總營收的比例僅在0.3%。
小智點評:作為供應商的華為,還需有更多合作和訂單來支撐其汽車相關業(yè)務增長,目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yè)務仍在嚴重虧損,距離實現盈利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智己汽車發(fā)布“未來3~5年智駕產品落地路線圖”
8月16日,智己汽車舉辦了主題為“自動駕駛前的最后一戰(zhàn)”的公開課,期間公布了“未來3~5年智己汽車智駕產品落地路線圖”,宣布將于今年10月正式開啟“IM AD城市NOA”公測。
從智己汽車公布的路線圖上看,未來3~5年內,其將開啟智駕產品落地加速跑,去高精地圖NOA、城市NOA、通勤模式等智駕產品將密集上線。具體包括“去高精地圖NOA”,IM AD將于9月開啟公測;“城市NOA”,已于今年4月啟動內測,目前進展順利,將于10月開啟公測;“通勤模式”,預計將于2024年迅速覆蓋全國100+城市;2025年,IM AD將邁入Door to Door(全場景通勤)時代。據悉,智己汽車即將于成都車展亮相的第三款車型智己LS6,全系具備去高精地圖的NOA能力,交付即搭載“一鍵場景代駕”功能。
小智點評:智能駕駛技術正在回歸理性的“腳踏實地”,人機交互、城市NOA、行泊一體等更為貼近真實場景應用的具體功能,正在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輕地圖、重感知”也正在成為城市NOA落地的主要方向。不過計劃歸計劃,屆時相關智駕產品的落地表現,將直接影響智己汽車品牌聲量的提升。
德賽西威上半年實現營收87.24億元
日前,德賽西威公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今年1-6月,德賽西威實現營業(yè)收入87.24億元,同比增長36.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7億元,同比增長16.47%。
目前,德賽西威主要有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及網聯服務三大業(yè)務板塊。今年上半年,德賽西威智能座艙業(yè)務營收62.51億元,同比增長18.57%;智能駕駛業(yè)務營收18.39億元,同比大漲86.38%;網聯服務及其他業(yè)務營收6.35億元,同比增長325.34%。智能座艙業(yè)務依然是德賽西威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上半年營收占比達到71.65%。
小智點評:德賽西威在手訂單儲備充足,產品結構和梯隊在進一步完善,部分產品持續(xù)量產放量。目前德賽西威智能座艙業(yè)務營收增速放緩,未來其智能駕駛、網聯服務及其他業(yè)務營收占比有望繼續(xù)提升。
原標題:小智一周要聞丨傳比亞迪退出百度自動駕駛合作項目;長安汽車與華為、百度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