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方面的消息,上海首批燃料電池網約車將于2022年9月底前上路,80輛以虹橋機場為中心運行的車輛,每天將在上海石油青衛(wèi)油氫合建站加注氫氣后,上路運營。
《2021中國用戶新能源車消費決策和態(tài)度調研報告》顯示,續(xù)航、補能成為影響人們購買新能源汽車重要因素。相較于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車的續(xù)航能力較強,一般而言,搭載氫燃料電池的汽車續(xù)航通常在500km以上。
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1月至7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94輛和1633輛。數(shù)字增長的背后,是發(fā)展重點的轉變,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銀廣此前認為,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可能將逐漸由商用車向乘用車轉變。
日系車企方面,豐田和本田是主力軍。豐田入局較早,掌握著大量的技術專利,1992年展開氫能源汽車研究,2014年推出了第一輛氫能源汽車MIRAI進行試驗性運用,2016年第一代氫能源汽車正式投放市場,如今,豐田MIRAI已經進化到第二代。而本田,目前新一代的氫燃料電池車也正在積極研發(fā)中,計劃將于2023年投入市場。
德系車企方面,寶馬對氫燃料電池汽車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近期,寶馬高級副總裁彼得·諾塔(Peter Nota)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寶馬將在2022年底之前啟動氫燃料電池車的試驗性生產,不斷推進加氫站網絡建設,計劃2025年以后開始量產并啟動公開銷售。寶馬曾在2021年9月的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上發(fā)布了一款氫燃料電池SUV iX5 Hydrogen Protection VR6概念車,它是以寶馬X5為基礎與豐田聯(lián)合開發(fā)的車型。寶馬汽車CFO 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表示,當下市場需求依然強勁,寶馬預計2022年交付電動汽車24萬至24.5萬輛。
韓系車方面,現(xiàn)代的NEXO已經獲得中國的新能源牌照,可以在中國合法上路,Nexo是現(xiàn)代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第二代產品充氫加注僅需5分鐘,續(xù)航最高可以達到800公里。
美系車企方面,福特另辟蹊徑。一項專利顯示,福特開發(fā)了一款氫燃料內燃機。傳統(tǒng)的氫動力汽車使用的推進系統(tǒng)與電動汽車類似,其中儲存的氫能通過燃料電池轉化為電能,并由電機驅動車輪,但福特的專利則是一種以氫為燃料的渦輪增壓內燃機。
國內車企在氫燃料乘用車方面起步較晚,但目前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上汽大通MAXUS MIFA 集上汽集團全球領先的第三代燃料電池技術于一身,兼具安全性高、加氫速度快、續(xù)航里程長、科技含量高等諸多優(yōu)點,僅生成水作為唯一的排放物;長安新發(fā)布的深藍SL03搭載一臺160kw電機和28.36kwh磷酸鐵鋰電池,最高續(xù)航里程達到了730公里加滿一箱氫燃料僅需3分鐘。
從目前來看,氫燃料電池汽車仍是小眾新能源汽車產品,但筆者認為隨著整車成本的不斷降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普及率還將進一步提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shù)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lián)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lián)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