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蓋世汽車、慕尼黑上海電子展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汽車人機交互HMI創(chuàng)新大會于4月13日在上海浦東星河灣酒店正式舉辦,本次活動也是2021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的同期活動之一。
會議形式為常規(guī)線下會議+線上視頻直播+圖片直播+蓋世汽車專題直播,400多位參會嘉賓到場參會,認真傾聽了演講嘉賓的發(fā)言,也在彼此的交流中收獲頗豐。蓋世汽車HMI大會直播間在會議期間一共獲得了超過16000次的觀看。
包含Unity、Epic Games、Qt、竹間智能科技、中科創(chuàng)達、廣州虹科電子科技、璽銳科技、南京富士通南大軟件、上海航趣、Ansys、新納傳感系統(tǒng)、深圳立訊檢測、深圳超捷通訊、COGNATA、上海友衷科技、延擎電子科技、廣州致遠電子、佳騰電業(yè)在內的生態(tài)合作伙伴及搜狐汽車、汽車縱橫、OFweek維科網、ZAKER、車東西、Techbook、有車智聯、Autor智駕等合作媒體對本次會議進行了多方位的支持及報道。
首先,蓋世汽車總裁周曉鶯女士親臨現場發(fā)表歡迎致辭。
(周曉鶯 蓋世汽車CEO)
周曉鶯指出,汽車現在整體發(fā)展趨勢是智能化,可以看到汽車智能化基本上變成了所有汽車現在推向市場必須要有的一個核心點。深度探討的人機交互,怎么讓車變得更智能,更友好,更有趣,也都慢慢變成了汽車行業(yè)大家在思考的一個主旋律。蓋世現在跟全球主流的車企大部分都有合作,還有跟許多類似于西門子,ABB,政府等合作。蓋世汽車是一個生態(tài)合作伙伴的交匯平臺,在這里可以有機會或者有比較多合適的場合認識非常多的新朋友,大家一起做深度的交流和拓展,共同去探討汽車行業(yè)發(fā)展新的空間。
(張遠淵 慕尼黑展覽項目組總監(jiān))
隨后慕尼黑展覽(上海)項目組總監(jiān)張遠淵女士也受邀發(fā)表講話,伴隨智能網聯技術與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消費者對汽車的認知逐步從單一的交通工具向第三空間轉變,未來的汽車行業(yè)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方向已經成為行業(yè)的共識,而我國的電動技術,網聯技術和高精準定位目前都處在全球的領先地位。車聯網全民應用會讓中國的汽車行業(yè)迎來質的變化。怎么樣可以提高在車內的體驗感,所以就對車內定制化,智能化的體驗需求在逐步的提升。特別是隨著5G時代的到來,通信技術應用場景將拓展到垂直行業(yè),而車聯網將會成為5G面向徹底行業(yè)應用的重要基礎。
(韓亦可 蓋世汽車研究院行業(yè)分析師)
蓋世汽車研究院行業(yè)分析師韓亦可女士發(fā)表了題為“HMI市場與產業(yè)發(fā)展趨勢”的演講。分三個部分給大家介紹了現在HMI市場和產業(yè)發(fā)展趨勢。第一是場景化用戶體驗驅動HMI發(fā)展,其次是智能化交互技術拓展功能應用。最后是商業(yè)化創(chuàng)新路徑引領行業(yè)趨勢。近年來隨著智能網聯汽車規(guī)模迅速增長,預計在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中國將會達到76%的滲透率,我們主要看三大要素:人機交互,智能駕駛,智能服務。人機交互更多是作為一個入口和抓手,從人機交互把用戶需求進行輸入,甚至主動的識別這個需求,最終輸出更佳的駕駛操控體驗和服務體驗。
(周陽霖 摩斯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產品規(guī)劃高級總監(jiān))
隨后摩斯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產品規(guī)劃高級總監(jiān)周陽霖先生就“智能時代下場景化HMI交互設計思考”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場景化HMI交互設計探索,一般而言交互設計一定是在具體場景下進行的,為什么強調場景化呢?在智能座艙里面因密閉性,復雜性,多樣性,場景因素顯得尤為重要。前兩個場景關注的是注意力,后者關注用戶隱私。多模態(tài)交互設計,目的是幫助駕駛者降低認知負荷,改善人機交互體驗。在座艙內顯示權重日益增長,顯示什么信息成為重大課題。
(任沁明 Unity工業(yè)解決方案技術總監(jiān))
Unity工業(yè)解決方案技術總監(jiān)任沁明先生緊接著進行了關于“Unity: 下一代智能汽車嵌入式 HMI 設計工具”的演講。智能車HMI未來會是什么樣子?當下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汽車里面的屏幕越來越大,車機芯片能力也越來越強了,越來越強的芯片,越來越大的屏幕,必然需要在開發(fā)工具上也需要有對應的改進,更加低成本和快速創(chuàng)造所需要的內容工具。隨著未來自動駕駛越來越先進,用戶在汽車內的使用體驗也會完全不一樣。原來可能專注于駕駛,未來可能體驗車本身提供的服務。新的硬件也帶來新的機遇,原來在車里面主要交互硬件就是方向盤和油門,隨著新的技術發(fā)展,車里面也會有目光跟蹤,手勢識別,裸眼3D屏幕,甚至未來可能還會有AR,XR等全新解決方式。比如說這樣一些收拾識別,用戶無須觸摸任何硬件,通過直觀或者通過直覺交互,就能與車產生互動。
(紀大偉 Epic Games中國技術客戶經理)
Epic Games中國技術客戶經理紀大偉先生隨后發(fā)表了“虛幻引擎——實時3D技術引領次世代HMI的發(fā)展與變革”的演講。下一代所謂3D HMI是不可逆的趨勢,并且可以在這里透露,通用已經宣布,這兩款車同樣采用高通高端芯片,這款車在國內會投產,在最近上海車展會進行展示。所以3D HMI車機其實離我們已經很近了。未來不可避免的車機除了3D以外,從引擎的角度去分析會有三個趨勢:云端智聯,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豐富交互和沉浸式體驗。
(許晟 Qt中國總經理)
Qt中國總經理許晟先生的演講主題是“HMI用戶體驗提升品牌特性”。在汽車制造業(yè)的變革,軟件在汽車制造業(yè)變革的因素。尤其Tesla的出現使得傳統(tǒng)OEM車廠都在進行相關的轉變,包括大眾汽車和國內傳統(tǒng)的OEM,當然還有很多新興的造車勢力,可以看到在軟件投入上增長未來是非常大的。 在變化過程中,自動駕駛模塊,車主識別,人工智能最基本這些軟件在底層實現,不管是軟件架構,AI算法,智能駕駛的算法,當然最終體現在交互界面上主要是以新一代的方式實現。
(賀濤 中科創(chuàng)達Rightware亞太區(qū)總經理)
中科創(chuàng)達Rightware亞太區(qū)總經理賀濤先生隨后暢談了“3D HMI設計趨勢與Kanzi量產實踐”的內容,從3D HMI行業(yè)的趨勢上來看,需要什么樣的技術布局,需要什么樣的工具,這個工具能夠保證最后量產。未來的HMI設計中3D無處不在。那技術瓶頸在哪里?在設計中有沒有遇到一些障礙,導致設計執(zhí)行不下去了?現在有沒有好的辦法讓設計師打開?答案是有,中科創(chuàng)達在中國有100多個設計師,加上技術人員有150多個,設計師實際上是突破自己能力上限實現更高端的設計效果。
(瞿捷 竹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汽車行業(yè)負責人)
緊接著,竹間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汽車行業(yè)負責人瞿捷先生發(fā)表了“多模態(tài)情感交互探索與實踐”的演講。座艙里也有大量語音助理交互的場景。人機交互場景不單只是在智能終端上,負責IoT方向,我們日常當中看到大量機器人替代人工的工作,不管是打電話到銀行,還是接到銀行的電話。例如華為、恒大、碧桂園這樣的企業(yè)也在引入機器人員工的概念,用機器人去替代人的場景。我們對人機交互的理解,首先是聽得懂,現在語音助理大部分都能聽得懂,至少知道我講什么,但是連續(xù)對話能力比較弱,所以第一層要做到精準理解用戶意圖,實現連續(xù)對話,領域跳轉,上下文理解。第二層是能思考,在聽得懂同時可以用用戶畫像標簽,多模態(tài)交互聯動實現主動交互場景。第三層是有溫度,當然這個過程當中需要加入情緒情感的技術,加入數字人,情感TTS/聲音復刻來做到千人千面的落地應用。
(陳芳 一汽集團總部產品策劃及項目管理部、用戶體驗高級主任)
一汽集團總部產品策劃及項目管理部、用戶體驗高級主任陳芳博士為我們帶來了“駕駛員分神,疲勞的理論研究和HMI設計標準”的分享。關于駕駛分神并不是很陌生的題目。駕駛分神題目始于90年代中期,最早提出來打電話會引起駕駛分神,駕駛分神有很多起因,駕駛員分神,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注意力不足,這是三個不一樣的東西。駕駛分神優(yōu)視覺分神和聽覺分神,還有操作分神,認知分神,主要是視覺分神產生的影響很大。分神相關因素,包括年齡,經驗性格,周邊環(huán)境,內部和外部因素,這些都會對分神造成影響。撥號(手持操作)伸手拿別的物體,打字輸入,閱讀或填寫等行為風險很大,比如說在駕駛過程中輸入新的地址,這是經常做的一件事情。閱讀,大家可能會忽略,前面也有人提到語音交互,現在車上語音交互有一個很大問題,因為語音還沒有達到100%識別率,講進去以后它可能識別你或者識別錯誤,錯誤率還是很高的。實際上語音識別錯誤率很難避免,為了確認識別了,就讀出一行字,本來是想用語音解脫視覺分神,實際上是增加了視覺的分神,所以目前車內車載語音系統(tǒng)交互設計是非常不成熟的。但是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可能是各個供應商,各個專家也應該想辦法解決這種問題。
(蔣愛強 吉利汽車研究總院智能座艙總工)
吉利汽車研究總院智能座艙總工蔣愛強先生隨后暢談了“如何從客戶體驗維度打造智能化座艙”,從幾個角度來分享,智能座艙的標準什么叫智能?這個目前行業(yè)還沒有一個定義,他總結出自己的經驗,對智能座艙的看法。所謂智能座艙或者自動駕駛必須有的內容。
1、感知。
2、高效,在駕駛過程當中或者在需要交互應用當中,希望有一個實時交互方式。
3、專業(yè)性。現在互聯網造車并不是很懂車企原來傳統(tǒng)的標準和規(guī)則,需要專業(yè)的根據行業(yè)標準去而且人機交互的思路。
4、個性化,現在每家車企都在提千人千面,需要根據不一樣的客戶和使用場景,讓車為用戶服務。
5、確定性,在開車的過程中,在沒有任何危險駕駛情況下盡量提升整車趣味性,讓在超過2小時旅途當中找到一些快樂。
6、深度學習。每次都能作出符合客戶的行為習慣的動作。
(沈勇 阿里巴巴-達摩院自動駕駛高級專家)
阿里巴巴-達摩院自動駕駛高級專家沈勇博士緊接著發(fā)表了題為“車載智能助手探索”的演講。業(yè)界都講多模態(tài),但在過去里面,多模態(tài)不是各種交互行為的融合,而是把各種數據融合進來,提高對人判斷狀態(tài)的確定性。如果去做識別,你會發(fā)現單一信息判斷性是非常難的,準確率是不高的。準確率不高,就算你準確率做到90%已經是很不錯了,就算追加達到95%,但是對于機器來說做到100%是可能的,這意味著總有5%的人在體驗不好。
(王超 BMW DesignWorks UI/UX資深設計師)
BMW DesignWorks UI/UX資深設計師王超先生隨后也做出了“情感化設計”的演講。Designworks把使命定義為洞見未來的構筑師。既然說是情感化設計,首先我們要理解什么是情感?實際上情感就是一個心理的反應,但是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那什么是情感化設計?這里引用了Norman教授一句話,如果你有看過他的兩本書,他提出的一些觀點也是比較有爭議性的。這里可以看到,適當情感的產品以便為用戶創(chuàng)造積極的體驗,我們要創(chuàng)造積極的體驗,但是真的沒有一些負面情緒的出現來幫助你這個積極的體驗。
(朱太平 廣汽研究院交互體驗設計科科長)
廣汽研究院交互體驗設計科科長朱太平先生講述了“打造下一代智能座艙的交互體驗‘關系場’”。廣汽智能體驗座艙集合了廣汽研究院短期中期內即將量產的技術。這個座艙起的都是整合的作用,座艙像先行體驗的一個大實驗室,它是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作出一個先行的探究,負責的是全場景的做法。
(呂淼 前海七劍科技設計總監(jiān))
會議最后一位發(fā)言的嘉賓是前海七劍科技設計總監(jiān)——呂淼先生,他的演講題目是“智能座艙的HMI場景化設計”。傳統(tǒng)主機廠現在在找場景的方法,通過產品經理進行產品規(guī)劃產品定義,然后設計出了一些場景,設計出場景以后交互設計師根據這些場景進行功能解讀,用戶體驗分析,文檔撰寫,設計設計師會進行三維場景搭建,UI設計,UI導入。按照傳統(tǒng)的來充分完成了現在所要的功能。但是缺點就是交互設計師對場景的影響在哪里?他對這個場景有沒有深入的思考?其實他自己都不知道。因此他認為應該先定義需求,定義需求以后就可以通過場景團隊,包括產品經理,UE設計師,UI設計師,甚至包括部分領導在里面,他們去定義一個大場景的環(huán)境,這個場景對產品的設計,交互的設計,視覺的設計同時都有影響,橫向將它進行每一個節(jié)點都去影響,交互設計同時也有影響。
中國汽車人機交互HMI創(chuàng)新大會在未來將以一年一度的頻率舉辦,歡迎廣大合作伙伴持續(xù)關注!
精彩花絮
聲明:本文系蓋世汽車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稿件真實性請自行判斷。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