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無人機應用的不斷拓展與深化,無人機產業(yè)的飛速發(fā)展與擴大,越來越多的無人機企業(yè)也是加速涌現。在我國,就出現了諸如大疆、極飛、零度、億航等一大批實力企業(yè),其中億航更是早在美上市的本土企業(yè)。
而提到億航,人們除了會想到其“無人機第一股”的特殊身份,無一不對其經營狀況表示關心。因為作為備受關注的載人無人機“網紅”企業(yè),自從其轉移業(yè)務以來,便一直深陷在“增收不增利”的怪圈當中,經營情況不容樂觀。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和2019上半年,億航凈虧損曾分別達到5800余萬和2700余萬,分別占據了當期收入的87%和85%左右。而根據其發(fā)布的新財報,今年二季度公司凈虧損依然達到了197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0余萬。
本來,人們以為通過上市自救,億航能夠彌補資金難題,通過技術研發(fā)的增加實現業(yè)務、利潤的雙增長。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上市雖然促進了億航的業(yè)務(二季度總收入增長超60%,同時無人機出貨量上漲),但卻無法拯救其虧損。
那么,緣何億航無人機會陷入虧損的漩渦呢?未來其又是否有機會實現盈利呢?
其實,在無人機市場不斷飽和、無人機巨頭壟斷持續(xù)增多的情況下,盈利難甚至虧損早已成為大多數無人機企業(yè)的常態(tài)。初,億航從消費者業(yè)務中轉型出來,便是受到了大疆的擠壓與沖擊,競爭的加劇是億航盈利困難的直接原因。
但這卻不是當前億航遭遇盈利難題的主要原因!盈利困難,還是與其所選擇的賽道有所關系。當前,億航的業(yè)務分為城市空中交通、智慧城市管理、空中媒體三大板塊,與大疆的消費市場和極飛的植保市場相比,顯然沒有那么接地氣。
而不接地氣是一方面,高昂的研發(fā)成本也是另一方面。與一般無人機產品相比,億航主打的載人無人機體型和復雜性較大,雖然售價較高,但成本同樣居高不下。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其研發(fā)費用就接近2千萬元,這無疑擠壓了盈利空間。
除此以外,今年億航虧損的加大,與短期內受疫情因素影響不無關系。由于載人無人機的規(guī)?;涞剡€未開啟,當前億航的主要盈利來自于無人機商業(yè)表演。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這部分收入的縮水,是導致其進一步虧損的重要原因。
當然,億航在新賽道依然面臨競爭難題,這同樣是其盈利困難的又一原因。億航的城市空中交通主要是載人無人機和無人機送貨。其中在無人機送貨方面,其便面臨一眾電商、物流企業(yè)的挑戰(zhàn),想要從市場中獲取更多紅利頗為困難。
不過,雖然上市也沒有拯救億航的虧損難題,但億航自身對未來的發(fā)展卻充滿信心。億航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其正在探索和部署更多的應用方案,例如7月發(fā)布的高層消防無人機,以及未來即將推出100公里航程新產品,這些有望成為其營收增長的基石。
他們認為,公司當前的路線雖然比較理想化和離生活較遠,短期要想扭虧為盈較為困難,但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億航擁有著無人機在載人賽道的重要優(yōu)勢和機遇。伴隨著公司探索出更多實用且實際的應用,相信未來億航一定能迎來光明前景。
對此,屏幕前的各位是怎么看的呢?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