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 企業(yè)動態(tài)】日前,中聯重科大塔機智能工廠——塔機智能工廠開園儀式落地湖南常德。 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于2016年起投資7.8億元建設,以“流線化、柔性化、自動化、智能化、環(huán)?;?rdquo;為設計理念,是的一座集成應用智能控制、智能產線、智能物流、智能檢測技術四位一體的塔機智能工廠,也是先進、、環(huán)保的塔機制造工廠。
塔機智能工廠推動我國裝備制造業(yè)再上新臺階
據了解,該塔機智能工廠擁有12條自動化生產線、1萬多個傳感器、100多臺工業(yè)機器人、35臺RGV和AGV、16套數控加工中心等先進設備,并集成MES控制系統(tǒng)。在這些技術的支撐下,工廠的生產效率、信息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平均每10分鐘產出1節(jié)標準節(jié),每90分鐘生產一條起重臂。
在智能工廠開園當天,中聯重科還現場展示了其塔機發(fā)展史、產品、物聯網平臺、智能制造、MES等充滿智能化特點的產品、平臺及系統(tǒng),收獲一眾行業(yè)專家級參觀者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中聯重科作為國內塔機行業(yè)的品牌,2018年公司銷售規(guī)模達到,總產值突破50億元大關,創(chuàng)造利稅近10億元。2019年,為實現“逐夢百億,力爭再次翻番”的目標,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的落成,無疑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戰(zhàn)略支持。
與此同時,作為中聯重科智能化布局的重大進展,塔機智能工廠不僅展現了公司在取得塔機市場占率成績后的“干勁”,還表現了公司力爭不斷推動產業(yè)升級、突破智能化瓶頸的企業(yè)責任心。可以說,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必將成為智能制造產業(yè)新的示范標桿,也標志著我國裝備制造業(yè)取得由大而強、實現嶄新發(fā)展的偉大成果。
智能工廠不僅僅是簡單的自動化
從中聯重科的塔機智能工廠可以看到,真正的智能工廠包含了自動化成產線、傳感器、機器人、數控平臺及控制系統(tǒng)等組成,自動化僅僅是其中的一個顯著特征,而這剛好糾正了將智能工廠理解為簡單自動化的錯解。整個智能工廠更確切地說是一個互聯互通的柔性系統(tǒng),通過信息技術的配合,它不僅能夠實現工廠車間決策和供應鏈及整個企業(yè)其它部分的融合,還能從根本上改變生產流程,大大增強工廠與供應和客戶之間的關系。
智能工廠作為智能生產的主要載體,是實現制造業(yè)升級轉型的必經之路。面對席卷“神州大地”的智能制造之風,智能工廠建設已經成為國內制造企業(yè)爭先“追捧”的對象。那么,企業(yè)如何在智能工廠建設中快人一步?把握智能工廠五個主要特征是關鍵。
互聯互通:作為智能工廠重要的特征,互聯互通保證了智能工廠可持續(xù)推動傳統(tǒng)數據集與基于傳感器和位置生成的新型數據集,并能與供應商和客戶進行實時數據啟動協(xié)議,還可實現工廠跨部門協(xié)作,如從生產到產品開發(fā)進行反饋。
優(yōu)化性:經過優(yōu)化的智能工廠不僅可實現高度可靠且可預測的生產能力,還可實現低限度的人機交互。同時,還能追蹤系統(tǒng)和進度計劃,保證生產質量的大化和生產成本降至低。
透明性:智能工廠獲取的數據公開透明,通過生產過程中獲得的實時數據,不僅能助力工廠進行快速一致的決策,還能實時連接客戶需求預測,進行客戶訂單跟蹤。
前瞻性:作為一個具有前瞻性的體系,智能工廠具有預測、識別和解析的特點,可識別生產過程異常情況,進行自動化庫存進貨及補充,還能及時發(fā)現供應商質量問題,進行實時安全監(jiān)控和維修問題。
靈活性:智能工廠具有敏捷的靈活性,可快速適應生產進度和產品變更等,能夠實時觀測生產過程中變更帶來的影響。同時,依托于敏銳的靈活性,智能工廠還可動態(tài)配置工廠布局和設備,讓生產實現更長的運作時間和更高的產量。
通過掌控智能工廠這五大特征并運用到切實行動中,企業(yè)才能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自身的資產與體系,并能有效應對智能制造的大趨勢,終實現提升生產效率,實現全面升級和轉型。
結語: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的落地,給走在智能制造路上眾多的國內制造企業(yè),樹立了全新的示范標桿。同時,智能工廠作為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也是企業(yè)在智能制造風口“站穩(wěn)”腳跟的關鍵條件。國內智能工廠“口號”雖然響亮,但實際上真正落地的智能工廠。所以說,眾多制造企業(yè)還需像中聯重科一樣,認清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優(yōu)勢,把握智能工廠真正的特性,打造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智能化生產體系,讓國內智能制造轉型真正落地!
(原標題:中聯重科大塔機智能工廠落地常德,樹立智能制造全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