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制造網(wǎng) 行業(yè)動態(tài)】隨著人工智能“無師自通”和“自我訓練”等能力的進一步升級,以及隨之而來的“無人面館”“無人超市”等的出現(xiàn),人工智能有可能逐漸搶走人類的飯碗,取代包括教師在內(nèi)的多種職業(yè),甚至終還有可能打敗和取代人類。
人工智能“無師自通” 搶走教師飯碗?yún)s為時過早
人類始終是人工智能行為中關鍵而又不可缺失的一環(huán),是“總開關”。
近,在河南鄭州舉行了據(jù)稱是國內(nèi)首場的教學“人機大戰(zhàn)”。人類教師和機器人分別對初中學生的數(shù)學進行輔導,后通過測驗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對比教學效果。結果顯示,接受人工智能機器人教學的學生,平均提分高出人類教師教學組將近10分,人工智能取得了“勝利”。
無獨有偶,近人工智能圍棋程序的新版本阿爾法元(Alpha Go Zero),在無需任何人類知識標注的情況下,歷時三天,經(jīng)過數(shù)百萬盤的自我對抗之后,輕松地以100比0的成績擊敗曾經(jīng)“打遍天下手”的阿爾法狗(Alpha Go)。
不少人因此驚呼,隨著人工智能“無師自通”和“自我訓練”等能力的進一步升級,以及隨之而來的“無人面館”“無人超市”等的出現(xiàn),人工智能有可能逐漸搶走人類的飯碗,取代包括教師在內(nèi)的多種職業(yè),甚至終還有可能打敗和取代人類。
由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大作用就是讓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變得更有效率,所以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升級,不少人類的工作確實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根據(jù)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上半年發(fā)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到本世紀30年代初,英國將有30%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德國和日本分別為35%和21%,而美國的比例則高達38%。
從這些被取代的工作來看,它們普遍具有幾個共同特征,即多為一些重復性、機械性、危險性和程式化的工作。從產(chǎn)業(yè)類型來看,多數(shù)屬于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所以,嚴格來說,人工智能的這種“取代”應該算是一種“代勞”。人工智能所發(fā)揮的輔助性、協(xié)助型的作用,可以讓人類從繁重的重復性勞動中解脫出來。
這種“代勞”并不意味著從事勞動密集型產(chǎn)業(yè)的勞動者就會被人工智能徹底搶走飯碗。這些勞動者依然可以主動適應技術的發(fā)展,通過技能的再培訓與再升級,以對人工智能進行操作、控制、維護等方式實現(xiàn)再就業(yè)。
人工智能可以隨著技術的進步不斷獲得新技能,具有較強學習能力的人類同樣也可以實現(xiàn)自我“升級”。更何況,人工智能目前還只是對人類大腦和行為的抄襲、模仿,依然只能以大數(shù)據(jù)和算法為基礎,按令行事。它們不僅缺乏人類所具有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也缺乏觸類旁通、發(fā)散性思維以及融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人工智能更缺乏人類所獨有的,在復雜環(huán)境下對復雜問題的綜合研判以及決策能力。
更重要的一點是,再智慧的人工智能都不具備自主情感、自主意識和自主思維。即便是近年來人工智能在模仿人類的感知能力方面有了較大突破,在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等方面有了長足進展,但在更復雜的認知層面,如對于語言和圖像的理解等方面仍遠遠落后于人類。
所以,除了部分重復性、機械性特征的工作以外,在一些更需要良好的社交、感知能力以及反饋機制的行業(yè)里,人工智能顯然不具備“代勞”的能力。在現(xiàn)實中,這樣的職業(yè)占據(jù)人類工作的絕大部分。
就以前述提及的教學“人機大戰(zhàn)”的案例來說,取得“勝利”的人工智能可以通過算法和數(shù)據(jù),知道哪些知識更適合學生練習和掌握,哪些考點更容易被考到。不過,這至多說明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學生的考試能力得到了提升。如果因此就判斷人工智能即將“打敗”教師,顯然還為時過早。
在提倡素質(zhì)教育的當下,讓學生學會考試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師擅長教學。除了考試,教師還應該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充分掌握和運用創(chuàng)造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方法。這一點,人工智能顯然與真正的教師存在很大的差距。
欠缺深度學習能力的人工智能其實還有點“笨”,這句話被大多數(shù)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所認同。有點“笨”的人工智能之所以讓一些人感到如同“洪水猛獸”,除了部分商家的炒作以外,究其根本,主要還是因為聯(lián)想到了科幻作品里“統(tǒng)治人類”的機器人。其實,科幻作品對人工智能的“擬人化”只是藝術加工。至少在目前階段,人工智能還只是人類的“幫手”和“工具”。
人類和人工智能并不是簡單的“誰替代誰”的關系。我們應該更關心的是人工智能的“工具”屬性,以及它可以大大延伸人類的能力,成為人類很好的“幫手”。人類始終是人工智能行為中關鍵而又不可缺失的一環(huán),是“總開關”。人機各取所長、協(xié)同發(fā)展,這才是人工智能發(fā)展的現(xiàn)實趨勢。
(原標題:教師被機器人打???人類被搶走飯碗? 這些擔憂還為時過早)